晴隆茶葉
- 分類:茶文化
- 發布時間:2019-09-26 00:00:00
- 訪問量:0
概要:
詳情
公司地處貴州省西南部,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所有茶園均位于海拔1300米以上,茶山清風疊翠,常年云霧環繞,花香飄溢,屬遠需城市、遠離工廠、遠離污染的茶圓圣地。百萬年前茶籽化石的發現,更是向全世界宣布;貴州晴隆,是世界茶葉的原產地。
“世界之茶,源于中國;中國之茶,源于貴州。貴州是茶葉的故鄉?!?支撐這個結論的最大依據,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“古茶籽化石”。 1980年7月,“古茶籽化石”在晴隆縣、普安縣接界的地段被發現,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郭雙興教授的權威鑒定認為:這塊化石形成的地質年代是在2400萬年前。 根據目前的發現和科學研究表明:世界之茶,源于中國;中國之茶,源于貴州;貴州之茶,源于晴隆。晴隆是茶的發源地。

世界發現最早、也是唯一的一粒百萬年前茶籽化石:1980年7月,在貴州省晴隆縣云頭大山發現的茶籽化石,成為了“中國西南是茶樹起源地”最有力證據。
在云蒸霧繞的貴州大山深處,盧其明顧不上擦拭額頭細密的汗珠,把一粒小小的石頭捧在手心。這顆小石頭,將世界茶歷史向前推進了100萬年以上,終止了對茶樹起源地在中國或印度的爭論。
一杯晴隆茶,建議放4到6克茶葉,這樣能使茶湯滋味鮮爽、甘甜,達到投茶量和浸泡時間的最佳組合。
古時的鴉關古驛道在抗戰時期又承擔著另外一項歷史使命。1939年,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兩年之后,中國東南沿海已被日軍占領封鎖,茶葉作為換取槍支彈藥的“政治商品”,民國中央實驗茶場落戶湄潭,意在通過西南交通要道--史迪威公路(即晴隆24拐與駝峰航線),出口長期以來倍受國際關注的茶葉,以換取外匯購買抗戰所需的槍支彈藥。為此,這個“古驛道”再次又與茶葉,在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世人都知“是藥三分毒”,很多人就是據此總是拒絕吃藥,有病就自己扛著,以為自己能扛好了,就可以不受藥毒的傷害。殊不知,有病自己扛著受到的傷害更大······其實,在生活中,如果我們學會喝茶,勝過吃藥。
![]() |
![]() |
一杯晴隆茶,建議放4到6克茶葉,這樣能使茶湯滋味鮮爽、甘甜,達到投茶量和浸泡時間的最佳組合。
茶圣陸羽在《茶經》一書中寫道:“茶之為飲,最宜精行儉德之人,若熱渴、凝悶、腦疼、目澀、四肢煩、百節不舒,聊四五啜,與醍醐、甘露抗衡也?!辈栌泻枚嗌衿婀π?,好多研究已正實;其實,大多愛喝茶、喝了好多年的茶友們也已經對茶的保健功效深以為然。
晴隆白牡丹——晴隆香! 在2018中國.貴陽國際特色農產品交易會上,茶葉泰斗,80余歲的朱志業老先生光臨晴隆縣茶業公司展位,品鑒了該公司生產的化石白白茶和化石紅紅茶,因該白茶外形原生態,有芽有葉,形似牡丹,朱老親自為化石白白茶取名為晴隆白牡丹!
香味有清香、有毫香、有花香、有蜜香、有淡淡的草藥味,有銀針的雅致和毫韻,也有壽眉的質樸和清甜,還有很多無法言表的香韻,朱老說,這個香氣目前尚無標準,就叫晴隆香!
晴隆縣是黔西南州2個產茶重點縣之一,獨特的高山海拔和氣候條件,使晴隆春茶采摘上市比其他地區提前15天。每年春節剛過,采茶姑娘就會陸續前往茶山,采摘第一春芽茶。

晴隆縣產茶已是歷史悠久,世界唯一一枚茶籽化石就在晴隆發現,它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古老的唯一的茶籽化石。隨著國家對農業的重視,晴隆茶產業開始慢慢得到復蘇。
據《南龍府志》和《晴隆縣志》記載,自明、清以來,當地所產綠茶已成為皇家貢品。明代萬歷年間進士,天啟年任安南衛(今晴隆縣)正三品總兵鄧子龍將軍,十分仰慕和推崇晴隆綠茶,便在城郊鴉關(今24道拐)古驛道木魚坡旁建造“莫忙亭”為過往行客飲茶歇息,撰書“為民忙,為利忙,忙里偷閑,且喝一杯茶去;勞心苦,勞力苦,苦中作樂,再倒一碗酒來!”生動貼切、膾炙人口的楹聯。許多墨客騷人、官宦商賈聚于亭里喝茶飲酒,其樂無窮,雅趣橫生。 而這個古時的鴉關古驛道在抗戰時期又承擔著另外一項歷史使命。1939年,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兩年之后,中國東南沿海已被日軍占領封鎖,茶葉作為換取槍支彈藥的“政治商品”,民國中央實驗茶場落戶湄潭,意在通過西南交通要道--史迪威公路(即晴隆24拐與駝峰航線),出口長期以來倍受國際關注的茶葉,以換取外匯購買抗戰所需的槍支彈藥。為此,這個“古驛道”再次又與茶葉,在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關于我們
關于我們 茶文化 產品中心
聯系我們
合作伙伴
? 晴隆縣茶業公司 Copyright ? 黔ICP備19008874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貴陽